131-2059-9128 / 400-088-5113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设备外观设计:那些大自然教会我们的“行为艺术”?

设备外观设计:那些大自然教会我们的“行为艺术”?

岸峰:2022-04-06

设备外观设计:那些大自然教会我们的“行为艺术”?



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:设计和文字创作一样,它们的本质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二次甚至是更多次的“魔改加工”。

  也因此,设备外观设计的诞生一开始就伴随着“抄袭”和“借鉴”。

  刻薄一点,所有的设计都离不开抄袭,那怕我们设计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参考,但其实我们的思维习惯、耳濡目染早就已经被他人的作品以及好的作品填满;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成熟设计师的审美观都建立在其他作品之上。

  不知道个人风格算不算抄袭,因为大多数风格迥异的设计师往往会有自己的习惯和癖好;比如毕加索的抽象、梵高的癫狂、达芬奇的层次。

  至于借鉴,那就见仁见智了。

  借鉴,往往是从他人成熟的作品中“提炼”出鲜明的风格特征,然后创作者加入了个人的理解,进行了“二次演绎”。

  由于这种风格特征已经成为了别人的识别符号,在创作者的作品序列比较突兀,所以很容易被人找到实锤;创作者态度“谦卑”还比较容易“揭过”,但万一创作者“不认”的话,就会像花粥、李袁杰、印子月一样被“打回原形”。

  在这里,其实大众对于有原则的“借鉴”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,但对于无厘头的“抄袭”几乎零容忍;当然,脑残粉除外。

  那么,什么是借鉴,什么才是抄袭?

  这里可能不只是作品本身的问题,还涉及到创作者的态度。

  毕竟,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,我们现在所遵循的社会行为其实大多都是古人已经玩过的;只不过社会形态的变迁、科技的进步以及意识形态的不同,让那些古老的“物种”焕发出新生,一时间让它们看起来是那样不同:当马车变成了地铁、交子变成了纸币、交引变成了期货、帆船变成了舰艇、算盘变成了电脑……有变化吗?当然有;但若说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,也不见得。

  尤其是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又或者说是理论基础,还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上,能量被锁死在核能;我们现在所能做的,也不过是在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基础之上“精耕细作”,企图能够找到新的突破;这不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么?

  与这群孜孜不倦的科学家心存敬畏不同,部分创作者版权意识薄弱,面对巨人眼神中只剩下贪婪和侥幸;于是,抄袭这件事屡禁不止。

  但除了那些被流量裹挟的“网红”和极端自媒体,大多数内容创作者还是分得清借鉴和抄袭;但是,流量这东西它分不清彼此。

  借鉴别人的风格、沿袭自己的特色;这两条路都不好走,前者一不小心就是抄袭,后者没有创新也会沦为败笔;那么,对于设备外观设计这种天生就需要“踩在别人肩膀上”的“行为艺术”而言,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规避大多数风险?

  道法自然啊!


Copyright ©2007-2022 AFdesign.岸峰(上海)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34487号-1 All Rights Reserved.
咨询热线:400-088-5113